珍惜生命 感受人生

給年輕人們及正在經歷困難的朋友: 人生總有高低,沒有經歷過幽暗的低谷,又怎會感受到高山的美景?沒有經歷過傷感,又怎會感受到快樂?沒有經歷的人生,又怎算得上是完美的人生?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出路,總會能夠找到一條屬於你的人生路?珍惜生命,感受人生!

從心理學角度,了解社會兩極化

 上星期剛結束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,落選的中間派候選人,概歎香港沒有中間派了!其實自佔中後,大家都感受到香港變得兩極化,非黑即白,再沒有包容,再沒有妥協! 從社會心理學看,社會作為一個整體,香港已出現一個團體極化(Group polarization )的現象,即是指團體討論(例如:佔中期間,社會上支持及反對的爭議),使成員的決策傾向趨於極端的現象。團體內原先支持的意見,變得更支持;原先反對的意見,變得更反對。 當團體變得極化後,當中的成員會可能改變自己的想法,一些成員可能變得傾向較保守的一方(謹慎𨍭移),又或者是變得傾向較激進的一方(冒險轉移),團體變得較少「中間派別」。

為什麼在公共交通工具上,沒有人願意「讓座」給有需要的人?(一) 旁觀者效應/責任分散

每天在地鐵內,都見到不少老人家或孕婦站著,卻沒有人願意讓座,為什麼? 其實當中原因有很多,但從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的角度看,這現象可以解釋為「旁觀者效應」(Bystander Effect),意思是當旁觀者人數越多,我們的助人傾向會越低。 另外「責任分散」(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)亦可解釋這現象,「責任分散」即是當有其他人在場,我們會相信自己並非唯一一個可以提供援助的人,總有其他人會幫手的,「多我一個唔多,少我一個唔少」的心態,令助人動機大大減低。但相反,如果現場只得你一個旁觀者,你就會覺得「如果我唔幫手,就冇人會幫」,所以伸出援手的機會率就大大提高。  

為什麼當我們知道自己做錯決定時,仍會「死撐」?

上星期日晚睇「學是學非」,其中一個實驗是請觀眾在兩碗飯中選出較好味的一碗,實際上兩碗是一樣的。當然觀眾最後都選出一碗。 當主持人問:「為什麼當觀眾知道兩碗都是一樣後,仍相信自己所選的那一碗好味些?」 那位臨床心理學家的回答是:「可能是因為自尊及面子的關係⋯⋯」 其實,這實在不只是自尊及面子的問題! 這種現象在社會心理學(social psychology)中,是其中一個最基本的理論,叫做「認知失調」(cognitive dissonance) ,這實驗其實是一個經典例子,簡單的解釋就是當我們知道自己「攪錯了!」或「做錯決定!」時,我們的心裡就會出現不安或尷尬的情緒,為了平復我們這不安的心情,我們就會不自覺地「死撐」,用不同的理由去合理化自己的錯誤!(理論解釋見圖)  

5種策略改善孩子的專注力

專注力不足的孩子,除了出現以上的特徵,另一個特徵就是只專注於他們有興趣的活動,而不是重要的事項。父母發現要轉移孩子的專注力於重要事情,是非常困難的任務。 其實有一些教導專注力不足孩子的策略,是適用於所有孩子。 明確的要求、合理的期望 很多父母以為對待這些有特別需要的孩子,不能期望什麼。事實上是相反。明確的要求和合理的期望是非常重要,讓孩子清楚了解什麼是合適的行為及其後果,孩子便會盡力嘗試,符合要求或達到目標,以避免不喜歡的後果。 例如在進入玩具店前,父母可向孩子說明「今天只是可逛玩具店,而不可要求買玩具或不可到處奔跑。如果可以做到,回家後可以增加30分鐘自由時間。如未能做到,下次就不能到玩具店。」當然要確定孩子明白及遵守,而父母亦要「講得出、做得到」。 建立常規 常規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。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是工作,什麼時候是自由時間,讓孩子知道規矩,有合理的期望,不會在工作時候要求玩樂。父母亦可留意孩子在一天中最能專心的時段,安排一些較難或需要專注力的工作。 有效使用提示 有一些簡單的提示可以令孩子很容易掌握工作的轉變。利用計時器或口哨或特定的音樂代表工作的開始或完結。例如孩子每次聽到口哨聲,就要立即停止。另外,圖示亦可以發揮同樣的作用。例如圖像顯示安靜,表示要停止工作,留心聆聽。 清晰指示 當發出指示,必須確定孩子在聆聽,例如要停止手上的工作、眼看著發出指示的人。 父母宜以「指示」代替「懇求」。指示必須清晰、簡單、直接。例如「請你幫助清楚桌上的雜物及垃圾,唔該你!」,而不是「可否幫助清楚桌上的雜物及垃圾呀?」。讓孩子知道這是他們要做的工作,而不是可以「討價還價」的事。 把握機會讚賞孩子 當孩子有良好的表現,包括有禮貌、主動幫助清潔、幫助別人等良好行為,父母宜把握機會,即時讚賞孩子。而讚賞必須要明確,例如「我很欣賞你能夠主動幫助清潔桌面」,而不是「你真是乖喇」,因為孩子未必掌握那一個行為是「乖」。 改善孩子的專注力,可以很容易,只是掌握技巧,要孩子專心並非不可能。如你希望能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,可以考慮參加「專注力訓練班」! Source:http://www.socialmoms.com/parenting-2/5-add-interventions-that-apply-to-all-kids/

為什麼孩子的閱讀興趣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退

美國的統計數字發現青少年每日只閱讀6分鐘。相信香港的情況可能很不同。為什麼他們不喜歡閱讀?當然,閱讀是其中一種課餘活動,孩子是否喜歡閱讀,要視乎其他課餘活動的選擇,如果其他活動比較吸引,自然會放棄閱讀。 閱讀態度亦是另一個重要因素。統計發現初小的孩子最喜歡閱讀,但隨著年齡增長,其閱讀興趣會相應減退。 當孩子開始閱讀時,成年人給他們的訊息是正面的,是「大個仔」的表現,可以學到「哥哥、姐姐」都懂的技巧。而閱讀的目的是明白及欣賞故事內容。 但到高小時,閱讀的目的出現了轉變: 高要求的閱讀理解 -本身故事變得長而複雜。內容由以圖畫為主,變成以文字為主。 故事書的選擇較少 -因為閱讀一本書的所需時間較長,完成及轉書的機會較少。 故事主題較多變化-少時閱讀的書,以故事書為主,而內容可能與一些電視卡通、漫畫相同,理解較容易。但隨著年級的增長,書本的主題包含自傳、新故事、其他非故事性的書,大部份沒有其他媒體的輔助,內容較深入及複雜,所以理解亦較困難。 閱讀目的轉變- 兒時閱讀主要是享受及基本理解。而高小時,可能要求作進一步的分析、資料搜集,或要記下部份內容作小測。 閱讀變成功課-高小學生因為閱讀後的相應工作,令他們覺得閱讀只是其中一種功課,而不是他們可以選擇而享受的課餘活動。 其實,要維持孩子的閱讀興趣,成年人可以給予正面的訊息,保留兒時閱讀的「習慣」,例如讓孩子感覺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題材、可以「跳」看喜歡的部份、可以不完成不喜歡的書本而另選其他想閱讀的書本、不限閱讀的材料等,給予孩子閱讀的自主性,以延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。只要他們繼續享受閱讀,便能繼續在閱讀中,學到相關的閱讀技巧及得到當中的好處。 Source: http://www.washingtonpost.com/blogs/answer-sheet/wp/2015/04/29/why-kids-lose-interest-in-reading-as-they-get-older/

電子產品影響我們的記憶力

現代科技可以提供生活上的方便,但同時令我們減少運用記憶能力,令我們的記憶力出現退化情況。 現代科技中的相機是原因之一,現代人已逐漸用相機代替眼睛。第一階段的記憶訊息處理是「感覺記憶」(見圖),即是用我們的感官接收,作短暫記憶,以便之後再作進一步的訊息處理。但是因為手機相機的方便,很多時我們已將「眼睛」負責的接收工作,轉交相機代勞,所以在沒有第一階段的接收,訊息便無法作進一步的處理及儲存。 同樣,研究發現當我們專注於電子產品的螢幕時,其他週邊的訊息,都會被省略,心理學家稱之為「不注意的視盲」(inattentional blindness)。此情況收窄我們對外來訊息的接受,如果沒有接收到訊息,便沒有記憶。Ira Hyman, a psychologist at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研究發現二人在街上同行,所觀察到的訊息及週邊發生的事比只看著手機的人較豐富,而可以回憶起在街上所見所聞的事情亦較多。 另外,睡眠不足亦是另一個嚴重影響我們記憶力的因素。睡眠不足不只影響我們對外來訊息的接受,亦影響我們對已有記憶的回憶,其準確性亦受影響。 Source: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articles/201501/memory-bom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