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種策略改善孩子的專注力

專注力不足的孩子,除了出現以上的特徵,另一個特徵就是只專注於他們有興趣的活動,而不是重要的事項。父母發現要轉移孩子的專注力於重要事情,是非常困難的任務。 其實有一些教導專注力不足孩子的策略,是適用於所有孩子。 明確的要求、合理的期望 很多父母以為對待這些有特別需要的孩子,不能期望什麼。事實上是相反。明確的要求和合理的期望是非常重要,讓孩子清楚了解什麼是合適的行為及其後果,孩子便會盡力嘗試,符合要求或達到目標,以避免不喜歡的後果。 例如在進入玩具店前,父母可向孩子說明「今天只是可逛玩具店,而不可要求買玩具或不可到處奔跑。如果可以做到,回家後可以增加30分鐘自由時間。如未能做到,下次就不能到玩具店。」當然要確定孩子明白及遵守,而父母亦要「講得出、做得到」。 建立常規 常規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。讓孩子明白什麼時候是工作,什麼時候是自由時間,讓孩子知道規矩,有合理的期望,不會在工作時候要求玩樂。父母亦可留意孩子在一天中最能專心的時段,安排一些較難或需要專注力的工作。 有效使用提示 有一些簡單的提示可以令孩子很容易掌握工作的轉變。利用計時器或口哨或特定的音樂代表工作的開始或完結。例如孩子每次聽到口哨聲,就要立即停止。另外,圖示亦可以發揮同樣的作用。例如圖像顯示安靜,表示要停止工作,留心聆聽。 清晰指示 當發出指示,必須確定孩子在聆聽,例如要停止手上的工作、眼看著發出指示的人。 父母宜以「指示」代替「懇求」。指示必須清晰、簡單、直接。例如「請你幫助清楚桌上的雜物及垃圾,唔該你!」,而不是「可否幫助清楚桌上的雜物及垃圾呀?」。讓孩子知道這是他們要做的工作,而不是可以「討價還價」的事。 把握機會讚賞孩子 當孩子有良好的表現,包括有禮貌、主動幫助清潔、幫助別人等良好行為,父母宜把握機會,即時讚賞孩子。而讚賞必須要明確,例如「我很欣賞你能夠主動幫助清潔桌面」,而不是「你真是乖喇」,因為孩子未必掌握那一個行為是「乖」。 改善孩子的專注力,可以很容易,只是掌握技巧,要孩子專心並非不可能。如你希望能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,可以考慮參加「專注力訓練班」! Source:http://www.socialmoms.com/parenting-2/5-add-interventions-that-apply-to-all-kids/

為什麼孩子的閱讀興趣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退

美國的統計數字發現青少年每日只閱讀6分鐘。相信香港的情況可能很不同。為什麼他們不喜歡閱讀?當然,閱讀是其中一種課餘活動,孩子是否喜歡閱讀,要視乎其他課餘活動的選擇,如果其他活動比較吸引,自然會放棄閱讀。 閱讀態度亦是另一個重要因素。統計發現初小的孩子最喜歡閱讀,但隨著年齡增長,其閱讀興趣會相應減退。 當孩子開始閱讀時,成年人給他們的訊息是正面的,是「大個仔」的表現,可以學到「哥哥、姐姐」都懂的技巧。而閱讀的目的是明白及欣賞故事內容。 但到高小時,閱讀的目的出現了轉變: 高要求的閱讀理解 -本身故事變得長而複雜。內容由以圖畫為主,變成以文字為主。 故事書的選擇較少 -因為閱讀一本書的所需時間較長,完成及轉書的機會較少。 故事主題較多變化-少時閱讀的書,以故事書為主,而內容可能與一些電視卡通、漫畫相同,理解較容易。但隨著年級的增長,書本的主題包含自傳、新故事、其他非故事性的書,大部份沒有其他媒體的輔助,內容較深入及複雜,所以理解亦較困難。 閱讀目的轉變- 兒時閱讀主要是享受及基本理解。而高小時,可能要求作進一步的分析、資料搜集,或要記下部份內容作小測。 閱讀變成功課-高小學生因為閱讀後的相應工作,令他們覺得閱讀只是其中一種功課,而不是他們可以選擇而享受的課餘活動。 其實,要維持孩子的閱讀興趣,成年人可以給予正面的訊息,保留兒時閱讀的「習慣」,例如讓孩子感覺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題材、可以「跳」看喜歡的部份、可以不完成不喜歡的書本而另選其他想閱讀的書本、不限閱讀的材料等,給予孩子閱讀的自主性,以延長他們對閱讀的興趣。只要他們繼續享受閱讀,便能繼續在閱讀中,學到相關的閱讀技巧及得到當中的好處。 Source: http://www.washingtonpost.com/blogs/answer-sheet/wp/2015/04/29/why-kids-lose-interest-in-reading-as-they-get-older/

12至14歲的青少年最受朋輩影響

如果你的孩子已進入青少年期,相信你都會發現他們突然間非常重視他們朋輩的意見。研究發現,12至14歲的青少年是最受朋輩影響的一群。 英國研究員Lisa Knoll ( a post-doctorate researcher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)訪問563名正在參觀倫敦科學館的參觀者,訪問他們對不同活動評估其危險性,例如:橫過馬路、踏單車時沒有帶頭盔、笨豬跳等活動。之後,再告訴被訪者其朋輩的看法,然後請他們再次評估其危險性。 研究發現,所有被訪者的評估都受著朋輩的看法而改變。但是12至14歲的青少年的看法最受朋輩影響,而將對活動評估的危險性減低(見圖)。當與朋輩一起時,這群青少年會做出更危險的行為。 當訪問被訪青少年當中的原因,他們解釋他們相信較年長的人,應該有更準確的評估,但他們沒有選擇接受長輩的意見,而選擇與朋輩一致的看法,只是因為 “這就是青春”,”這就是年青人”,”年青人應該可以放任一些”,”年青人就是喜歡與朋輩做一些瘋狂的事”。這解釋反映青少年對於作為’青少年’有一個’刻板化'(Stereotyping)的既定形象及想法。 但父母們亦不用太擔心,雖然年青人容易受朋輩影響,亦可能低估危險性,年青人仍然相信父母及長輩的經驗,當需要作重要決定時,仍會徵求父母長輩的意見。 Source: http://www.npr.org/blogs/health/2015/03/31/395738320/tweeners-trust-peers-more-than-adults-when-judging-risks?ft=nprml&f=1001 ource: Lisa Knoll, et al: “Social Influence on Risk Perception During Adolescence” (Psychological Science, 2015)

讓孩子做家務的神奇作用

今時今日父母量度孩子的成就,往往以他們可以認識多少英文生字或者可以入讀名校為準則,其實這樣的準則,卻忽略了孩子的品格發展。不同的研究發現,讓孩子做家務,發揮著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及有力感的作用,對孩子學習、情緒控制及未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。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Dr Marty Rossmann,對84受訪者進行追蹤研究,於他們幼稚園時、10至15歲期間及大約25歲時進行研究。發現當中於3至4歲時已開始做家務的受訪者,與家人及朋友有較好的關係,學業成績較佳,事業較早有成就,自理能力較高,責任感較強。另一研究亦發現孩子做家務,可培養孩子同理心及了解別人的需要。 美國心理學家Dr Richard Weissbourd of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,請10,000 中學生將”成就”、”快樂”、”關心別人”,依其重要性排列。80%選擇”成就”或”快樂”較重要。Dr Richard Weissbourd解釋因為家長及社會強調以”考試分數”或”入讀名校”作為成功指標,以致”關心別人”變得不重要。 如何從家務中培養孩子的有力感及責任感? 1. 注意用詞 -”謝謝孩子你作為家中的好幫手”。 2.安排合適的家務時間 。將家務放入日常的時間表內。 3. 以”遊戲”型式進行,加入歡樂的元素,由淺入深。 4. 切勿將家務與金錢獎勵掛勾。 5. 安排”為他人服務”的家務,以提高”服務他人”的心理素質,例如:整理客廳(不單是自己房間);協助將衫放入洗衣機等。 6. 說”不如一齊做家務囉”,不說”你做了家務未呀!” 7. 不要將”家務”變成負面的事,家長應用正面的態度及語氣形容家務。 Source: http://m.theaustralian.com.au/business/wall-street-journal/children-need-chores-to-teach-mastery-responsibility-study/story-fnay3ubk-1227264884813